拜堂:
①相传女娲造人的时候,开始只造了一个俊俏的后生,这后生虽说有吃有穿,逍遥自在,但孤孤单单一人,总觉得很闷。所以常唉声叹气。
一天晚上,月亮圆了,明光光地挂在天上,小伙子触景生情,更感寂寞,就对月亮说:“月老月老你细听,给我找个知心人,我世世代代领你的情!”刚说完,月亮一忽闪,一个白眉长须的老人拄着一根龙头拐棍来到小伙子的面前,说:“后生不要愁,我给你找个小帮手”。说完后,一阵清风,长须老人不见了。小伙子感到很纳闷。过了一个时辰,就见长须老人领着一个姑娘飘悠悠地落到小伙子面前,对小伙子说 :“我到女娲那里,让她又造了一个女人,给你领来了。 你们先认识一下, 一会儿我给你们办喜事。”一忽闪,老人不见了。
小伙子见姑娘脸腮绯红,像月季花一般,于是喜上眉梢;姑娘见小伙子眼睛明亮,诚实坦白,也觉得情投意合。两人四目一对,一见钟情。小伙子结巴着说 : “你愿意和我一块生活吗?” 姑娘听了,脸上飞起两朵红云,说:“ 愿意。”……“ 哈! 哈! 哈!”正在这时,传来一阵笑声,长须老人领着两个白发白须的老人站在小伙子和姑娘面前,指着两个老人说:“这是天公和土地,你们以后的生活全都离不开他俩。现在我们给你们办喜事,首先,给养育你们的天公、土地拜三 拜,‘一拜、二拜、三拜’”。随着月下老人的喊话声,小伙子和姑娘对天、地拜了三拜。随后,月下老人笑着说:“我给你们牵红线,你们还得给我拜拜哩。”“一 拜、二拜、三拜”。小伙子和姑娘又对着月下老人拜了三拜。刚拜完,三位老人全不见了。
从这以后,小伙子每天起早摸黑,在田里干活,姑娘在家为小伙子烧火做饭,缝新洗旧,两人恩恩爱爱,过着幸福的日子。
为了感谢天、地的养育之恩,为了感激月下老人牵线搭桥的情意,从此以后在结婚时必须:一拜天地;二拜月下老人;三拜父母。便形成了结婚“拜天地”的习俗。
②现有史料上,未见汉代之前有夫妻拜堂的记载,但在《世说新语》一书中有个故事,可证明拜堂风俗始于晋代的徐州。
书中说,当时有个叫王浑的徐州刺史,元配老婆死了,又娶了一个。续娶之妻为颜氏,是个平民百姓,地位比较低。他们拜堂时,颜氏先拜王浑,然后王浑准备答拜。这时,有人对王浑说:你是一个州级高官,怎么可以拜她?王浑就没有答拜。为此颜氏非常恼怒。
尽管这对夫妻的对拜没有最后完成,但说明当时的徐州的确存在拜堂风俗。
“秦晋之好”和“三媒六证”:
传说,很久以前,陕西有个姓秦的员外,家大业大,骡马成群,人丁兴旺,四世同堂。这年过年,秦员外在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,上联是:天下第一家;下联是:要啥就有啥。人们看了都撇着嘴说:“哼,你秦家再富,也不能说要啥就有啥呀?”
可巧这事被天上的日游神知道了,回到天庭就禀报了玉皇大帝。玉皇大帝气得把龙书案一拍:“呸,他好大的口气,天下只有我才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家,就连人间的皇上都不敢夸这个海口,甭说是他一个土财主咧!”说罢,他立刻让人叫来了太白金星、太阴金星和南极仙翁,对他们说:“你们三位到凡间去会会那个秦员外,给他出个难题儿,憋憋他,也好让他知道知道马王爷三只眼。”三位天神奉旨来到人间,摇身一变,变作三个老道。太白金星首先来到秦员外家的门口,家人见了问道:“你这老道想化缘吗?”“对,贫道是想化缘。”“你想化点什么?”“想化点馒头。”“好,你等等。”说话那家人就要回屋去取。太白金星忙拦住说:“哎,你先别急呀,你知道我要多大个儿的吗?”
家人问:“你要多大的?”
“我想要泰山那么大的。”家人一听,愣了,只好到上房回禀秦员外。秦员外说:“这简直是瞎胡闹,哪有那么大的馒头?这不是成心想憋憋我吗?”他气囔囔地来到门口,见那老道长得仙风道骨,不像一般之人,就说:“道长不是想化个馒头吗?”“对呀,我想化个泰山那么大的馒头。”秦员外听了刚要说什么,一看自个儿门口贴的对联,就像油条掉进开水里,一下子软咧。“好吧,你三天以后来取吧。”
秦员外送走老道,正在屋里发愁呢,家人禀报说:“门外又来了个化缘的老道,说要化杯酒喝。”秦员外没好气地说:“你给他杯酒喝不就结了吗,还禀报个什么劲儿?”家人说:“他说要化南海的海水那样多的一杯酒。”秦员外没辙了,只好硬着头皮走出来,看了看老道说:“你也三天以后来取吧。”
秦员外刚把第二个老道打发走了,还没进屋哩,第三个老道又来了。秦员外问道:“莫非你也想化缘吗?”“对,是想化缘。”“不知你想化点什么?”“贫道想化点布做个道袍。”“这好办。”说话就要让家人去取。老道说:“施主且慢,你知道我要的道袍需要多少布吗?”“需要多少?”“得有蓝天那么大的布才够哇!”秦员外皱了皱眉头,说:“也好,三天以后你们一块儿来吧。”
三个老道走了,秦员外可真的发开愁了,直劲儿后悔不该贴那副对联。他正在屋里闷闷不乐地叹气哩,忽见他的小重孙子秦雄一蹦一跳地跑了进来。这小孩儿也就有个十来岁子,长得虎头虎脑的挺机灵。他问明了老太爷发愁的原因,就说:“咳,这点小事还不好办吗?也值得你老人家发愁?”秦员外心想:自个儿吃亏就吃在吹大话上,没想到这孩子也学会了这一套,便说:“去,去,小孩子家懂个啥,外头玩去吧。”小秦雄却说:“这是真的,我能帮老太爷想个法子。”秦员外本来正在无计可施,一见重孙子那副认真的样子,也只好顺水推舟,由他去试试了。
三天头儿上,小秦雄见三个老道都来了,便说:“既然道长们全来了,那就请拿出来吧。”三个老道不由一愣:“让我们拿什么呀?”小秦雄说:“拿六证啊,只有你们拿出六样凭证来,我才能给你们泰山那样大的馒头,南海那样多的酒,蓝天那样大的布哇。”三个老道说:“唉,小小年纪净说瞎话,让我们到哪儿去拿六证啊?”“怎么是瞎话?告诉你们吧,山西有个晋员外,他能给你们六样凭证。”
三个老道一听,立刻驾起祥云,来到山西地界,找到晋员外的门口一看,嗬,也是青堂瓦舍,宽宅大院的。晋员外见三个老道慈眉善目,仪表不凡,便问道:“三位道长来至寒舍,不知有何见教?”老道说:“我们想在施主这里化个六证。”晋员外一听,像个丈二的和尚,摸不着头脑:“什么叫六证啊?”三个老道也答不上来呀,只好把小秦雄的话又讲了一遍。晋员外说:“道长净开玩笑,我们这里哪有六证啊?”正说着,从外边跑进来个小丫头,也有个十来岁子,进门就说:“你们要找六证吗?有,有,我给你们拿去。”
原来这个丫头叫晋英,是晋员外的重孙女儿,长得活泼可爱,聪明过人,不到片刻,她便拿来了三样东西,往桌上一放:“给,你们拿去吧!”三个老道一看,这不是一杆秤,一个斗和一把尺子吗?她怎么说是六证呢?小丫头儿见他们像钻进了闷葫芦,便笑眯眯地解释起来:“这秤是约(称)东西的,它能证明东西的轻与重;斗是量东西的,可证明东西的多与少;尺子也是量东西的,可以证明东西的长与短。能证明轻重、多少与长短的这三件物品,不就是六证吗?”
三个老道一听,茅塞顿开,立刻谢过晋员外和小晋英,拿起那三件东西,直奔秦员外家。小秦雄见他们拿来了六证,微笑着点了点头,然后对太白金星说:“你不是要泰山那么大的馒头吗?请拿这秤先把泰山约(称)一约,看有多重,我再照着分量给你蒸馒头。”说完,又对太阴金星说:“你先用斗量一量南海,它有多少斗海水,我就给你准备多少斗酒。”最后,又冲着南极仙翁说:“你拿这把尺子量一量蓝天,看蓝天有多长,我马上给你准备多长的布做道袍。”
三个老道一听,来了个张飞纫针——大眼瞪小眼啦。心里话:想不到俺这堂堂的天神,愣让这么俩不起眼儿的小毛孩儿给涮了,真是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啊!(海水不可斗量的俗语便由此产生。)
三位天神虽说被两个孩子难住了,可心里对他俩却挺佩服,越琢磨越觉得秦、晋两家条件相仿,门当户对。于是,三位天神就说明了自个儿的身份,并主动提出为秦雄晋英做媒,使两家结为秦晋之好。秦晋两家一见三位天神给他们做媒,就高高兴兴地答应了。这三位天神就是人们所说的福禄寿三星。后来,人们结婚时,都要拜福禄寿三星图,桌子上还摆上一杆秤、一个斗和一把尺子。这就是“秦晋之好”和“三媒六证”的来历。